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ag百家乐试玩|夜读|雍正中宫皇后的真面目

发布时间:2025-10-15 17:59:12    次浏览

雍正中宫皇后的真面目《甄嬛传》里的皇后形象大家看过的电视剧《甄嬛传》,里面的那位中宫皇后让人印象深刻。她的性格大致有四个特点:一是表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比如她和华妃的关系本来很不好,可是每次见面都是嘘寒问暖,假装维护华妃。二是忍性很大。剧情中,这个皇后不管受了多大的气,都能忍下来,给人一种顾全大局的表象。三是拉帮结派,玩弄权谋,比如她拉拢齐妃,收买安陵容等,总是搞小团体。四是手段阴狠,比如她害死纯元皇后,比如她经常用麝香害人,让其他妃嫔不能怀孕等。这就是《甄嬛传》中的皇后形象。史料中的中宫皇后那么,雍正帝的中宫皇后真的是这样的吗?笔者查阅了一些史料,从中梳理出的中宫皇后,原来是这样的:1.非常仁慈这个皇后姓乌喇那拉氏,内大臣费扬古之女,费扬古是一品大员,所以她出身名门之家。乌喇那拉氏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仁慈,她入宫成为皇后之后,对待下人比如妃嫔,像亲姐妹一样,从不弄权,谁有困难就帮助谁,大家像一家人一样。2.肚子争气就是人家生育了雍正帝的第一个皇子,时间是康熙三十六年,当时就把胤禛乐坏了,第一个嘛,所以,取了个很有希望的名字“弘晖”,“晖”字就是日光的意思,表明雍正帝对他的希望所在。3.母仪天下乌喇那拉氏有母仪天下之风,她不仅长相端庄,而且气质非凡,还有很高的文化素养。总之一句话,就是这个女人具有封建社会中对女子的要求,叫作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什么优点都具备了。正因为如此, 雍正帝对这个皇后非常满意, 他想,要是其他妃嫔也这样就好了。于是,雍正想了个办法,以中宫皇后为模特,绘画12 幅美人图,各自表达不同的含义,让妃嫔们向皇后学习,做皇后式的好女人。 皇后是怎么死的那么,皇后是怎么死的呢?《甄嬛传》中是被甄嬛气死的。冷宫中的皇后受到了甄嬛的冷嘲热讽,气绝身亡,很是凄惨。实际上,雍正的中宫皇后是病死的。而且,是由于劳累过度,伺候病中的雍正帝而患病身亡。在这种情况下,雍正帝是一种什么态度呢?真的像《甄嬛传》中那样,对皇后恨之入骨吗?雍正帝的态度对于皇后的死,雍正帝非常悲痛,他作出了超出常人的举动:1. 要去见皇后最后一面。王公大臣极力阻止,不让他去见。但雍正说:“我们40 多年的夫妻了,我一定去见最后一面。”王公大臣仍然不叫去。原来,雍正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为皇后含殓,也就是把一颗大珍珠放到嘴里,压舌头,称为含口。可是,这种事皇帝不能做,因为迷信的人认为这样很晦气,死人最后一口气会喷在人身上,不吉利。雍正帝当时正是病 魔缠身,没有去成。2. 给她一个最好的谥号。谥号就是盖棺定论,就是对死者的结论。雍正帝非常重视这件事,他为皇后圈定的谥号是“孝敬”两个字。我们知道,对于女人,在那个时代,孝敬是最好的评论了,而且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孝敬”,更为重要的是清朝的治国方略是“以孝治天下”。皇后死后被盖棺论定为孝敬,对死者来讲可谓最高贵的奖励了。这就是雍正帝中宫皇后的真面貌。 历史真有叫甄嬛的人吗?看过《甄嬛传》的人,都会想一个问题:“历史上真有一个叫甄嬛的人吗?”或者还会想:“如果没有甄嬛,那么,雍正后宫中甄嬛的原型是谁呢?”等等,会是一连串的问题。其实,还真得给大家匡正一下,看看电视上的艺术形象与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到底相差多远。 1. 长相问题《甄嬛传》上的甄嬛,是著名影星孙俪扮演的角色,长相俊美。那么,历史上的甄嬛究竟什么样呢?为此笔者查到了甄嬛的画像,相差太远了。画像上的甄嬛方盘大脸,浓眉大眼,简直就是女人男相,和漂亮根本就不沾边儿。这是甄嬛做太后之后的画像,肯定经过了润色。所以,真实的甄嬛会比画像上的甄嬛还要难看。差之厘毫,谬以千里。2. 出身问题《甄嬛传》中,说甄嬛的父亲叫甄远道,是大理寺少卿;官方档案中另有说法:“四品典仪官凌柱女。”这两种说法,当然是档案中的靠谱。说她的出身为礼部四品官员。而大理寺少卿,其实也是主管类似于刑名之类的四品官,倒也很接近。按照上述两种说法,甄嬛出生在一个四品官之家,也算是一个富裕的贵族之家了。可是,在一部信史资料叫作《湘绮楼集》中却另有说法,作者考证说甄嬛出生在承德一个贫寒之家,贫寒到什么程度呢?连一个可以使唤的婢女都没有,所以,家里买酱油醋之类的,甄嬛不得不亲自去店铺买。这个记载,与史实相差甚远,但是,却可以和雍正的一些传说相印证。3. 姓氏问题很显然,既然没有甄嬛这个人,明显甄嬛的“甄”姓不会是真实的姓氏。可是,经过查阅历史,却发现甄嬛的姓氏原来是一个谜团。雍正帝在世的时候,档案中这样公布:“格格钱氏封为熹妃。”这就是雍正帝继位之后,大封后宫时公布的信息。大家知道了,这个甄嬛姓钱。可是,乾隆帝继位之后,却把这份档案给改成了这样:“格格钮祜禄氏封为熹妃。”前 后相差也太远了,钱氏,一定是个汉姓;钮祜禄氏,则是满洲八大姓之一,在那个时代,属于名门大姓。这样看来,这个谜应该是乾隆人为造成的,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只有乾隆和他母亲甄嬛自己知道了。4. 生育问题《甄嬛传》中甄嬛生育了一个孩子。那么真实的熹贵妃到底生育了没有呢?查阅史料发现,历史上的熹贵妃真的有过一次生育。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甄嬛生下一个男孩子,这就是雍亲王的四阿哥弘历。不过,《甄嬛传》中的甄嬛所生皇子不叫弘历而叫弘曕,有意混淆了历史,弘曕实有其人,不过他的生母是雍正帝的谦妃,不是熹贵妃。5. 甄嬛与允礼的婚外情问题其实,历史上,满洲人和汉族在婚姻观上是不同的,传统的满洲人就追求自由恋爱。所以,甄嬛与小叔子允礼之间的婚外情有可能发生。历史上就发生过小叔子和嫂子之间的婚外情,这就是著名的“太后下嫁”。但是,历史发展到雍正时期,满洲已经急速汉化,封建化的程度很高,尤其在皇宫里面,小叔子允礼根本没有机会见到嫂子甄嬛, 特别是乾清宫家宴,是皇帝与妃嫔们一起用膳的地方,已经分家分府单过的小叔子是没有机会出现在这里的。所以,电视剧中甄嬛和允礼的婚外情是不可能发生的,是作者为了吸引人而虚构出来的故事。 年氏才是雍正帝最爱的女人在《甄嬛传》里面,华妃个性最鲜明,大家对她的印象也最深。可用两个字来形容这个女人的性格特征,那就是强势。那么,真实的华妃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甄嬛传》中的“华妃”揭开封号之谜。《甄嬛传》中的女二号就是华妃了,历史上真有这个人吗?翻开雍正帝的后宫档案,没有华妃这个人。可是,电视剧中提到华妃的家事,哥哥是年羹尧。再查档案,年羹尧还真有一个妹妹进宫,成为雍正帝的妃子。不过,她在宫中的封号却不是华妃。这个女人先进入雍王府,被封为侧妃,雍正元年被封为年贵妃,三年晋封为皇贵妃,病逝之后,谥号为敦 肃皇贵妃。这就是这个女人在宫中的所有名号,可以清楚地看出,她既不是华妃,也不是年妃,她没有做过妃子,雍正一继位就是贵妃,起步非常高。揭开性格之谜。这是关键的一个谜团,银屏形象非常强势,其不可一世的形象人们不会忘记。史料中的“华妃”可是,恰恰相反,档案中发现了两条史料,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个女人的性格特征。一条是说她对皇后的态度,特别提到非常恭敬,谨小慎微,小心侍候。这完全符合历史的真实。因为皇后是她的后宫之主,她应该也必须这么做。但是,接下来的一条史料就不一定是必需的了。这条史料这样记载:“偶有家书,必先呈御览”,意思是娘家人来信,她自己不敢拆封,一定要让皇帝先看了自己才敢看。这就过分小心了,娘家人给的家书,她是有权利自己看的,无论哪个时代,什么样的情况,只要你是自由身,都有权利看家书,何况是皇帝尊贵的贵妃呢?年贵妃的小心翼翼,应该是为了避嫌,毕竟她的娘家权势太大,自己是皇帝的亲人,这种小心对自己、对皇帝都有好处。揭开华妃生育之谜《甄嬛传》中华妃终身没有生育,原因是包括皇帝在内,惧怕她内外勾结,尤其是生育皇子之后,窃夺皇权,于是让她麝香附身,总不怀孕,当华妃知道事情真相之后,气得撞墙而死。实际上恰恰相反,年氏有很好的生育,从康熙五十四年开始,一直到雍正元年,雍正帝的后宫只有年氏在生育,她连续生育了四个子女,其中三个皇子,一位公主。这已经是雍正帝所有后妃中生育最多的女人了,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英雄母亲”。雍正帝最爱的就是华妃最后,再给大家揭开雍正帝对华妃的态度之谜。《甄嬛传》中,反映出雍正帝对华妃的态度:猜忌和提防。雍正帝永远是用警惕的心理对待华妃,比如让华妃麝香附身,等等。那么,历史上这对夫妻真正的关系怎么样呢?还是用史料说话。从几个方面说明,雍正帝最爱的女人就是这个华妃。比如对她生的三位皇子,雍正帝用“福”字起名,叫作福宜、福惠、福沛,以此为年贵妃祈福,而其他的孩子则一律以“弘”字开头,比如弘历。还有年贵妃病重,雍正帝一面把她破格晋封为皇贵妃,一面做自我检讨,他说三年来,贵妃的病一直由太医打理,自己对她关心太少了,所以才病成这样,都赖自己。这对于一个堂堂皇帝来讲,实属不易,尤其是自负的雍正帝,换了别人,那是不可能的。种种迹象表明,年氏是雍正帝最爱的女人。本文选自《清宫那些事儿》编辑/陈品实习编辑/张明明想看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悦读墅”(Joy-Reading-Room)长按下方二维码便可立即加入悦读墅微信交流群,更有赠书活动等你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