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ag百家乐试玩|市本级三公预算减13.6% 市直部门首晒公车数(图)

发布时间:2025-10-15 17:01:38    次浏览

市本级三公预算减13.6% 市直部门首晒公车数 南都讯 2014年东莞市本级财政“三公”经费预算总额为18554万元,同比下降13.6%,预算总额位列全省第四。昨日,东莞市直各行政事业单位在网上陆续晒出2014年“三公”经费预算,东莞公务接待费预算大幅减少。去年东莞首晒“三公”时,因公布信息太简单被不少市民诟病,今年内容进一步细化,首次公开公务用车数量。市直部门下属事业单位也晒“三公”昨日,东莞市财政局和市直各单位陆续晒出2014年“三公”经费预算。市财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东莞市本级财政“三公”经费预算总额为18554万元,在全省排名第四,低于深圳、广州和珠海,共压减2928万元,同比减少13.6%。从公开范围看,今年东莞晒“三公”范围进一步扩大。除64个主要部门外,其下属事业单位也将加入公开行列,截至昨日发稿时止,南都记者发现已有50家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在网上公开“三公”预算。市财政局介绍,今年公开“三公”预算的单位数量将大幅增加,除主要部门下属事业单位外,党群和人大、政协等部门也加入晒“三公”行列。此外,今年公开部门预算和“三公”预算的单位将于明年公开部门决算和“三公”决算,逐步实现市直部门预决算信息全面公开。有些部门官网“三公”依然藏得很深从公布渠道来看,东莞各市直及事业单位公布“三公”经费预算多在网站进行,主要包括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系统和相关部门官网。去年东莞首次公开“三公”信息时,不少市民批评有些部门“三公”信息藏得“深”,昨日南都记者发现,这个情况仍然存在。“三公”经费一般被归纳在官网的“信息公开”栏,但有些官网的“信息公开”栏分类混乱,有的几乎没有任何有用信息。如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网站“信息公开目录”一栏是空白,类似的还包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市纪检监察局等部门网站。一些部门昨天虽然公布了“三公”信息却很难找。昨日南都记者数次登录东莞市公安局网站,直至记者从其他途径获得相关数据时,仍未能成功通过官网找到晒“三公”的页面。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从媒体报道还是官网中,南都记者均未找到东莞市工商局去年的“三公”经费预算。“三公”经费的下降究竟是好还是坏,这需要综合来考量。单从这个数字上看是片面的,我们还要看政府在压减“三公”经费的情况下,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有没有打折扣。—东莞市特约研究员林江A城管局:公车维护费高出平均线2倍多该局称车龄偏高、使用率高导致维护费高 发现:公车维护费平均7万/辆 其他部门约3万/辆南都记者查询东莞市城市综合管理局2014年“三公”经费预算表发现,尽管没有购置公务用车的预算,但现有2辆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用预算为14万元,比起同属城管局、同样也有2辆公务用车的东莞市市容环卫中心(原东莞市生活固废弃物与余泥渣土处理中心)的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用预算6.8万元高出约一倍。记者查询了东莞市安监局等其他市直政府部门的“三公”经费预算内容发现,每辆公务用车的运行维护费用预算平均为3万元左右,为何东莞市城管局的这2辆公务用车养护运行费用就翻倍了呢?回应:车龄偏长 使用率高 导致维护费高昨晚,东莞市城管局方面称,涉事的2辆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用之所以偏高,原因有三:一是这2辆公务用车的车龄都偏长,都已使用十余个年头,所以比起像市容环卫中心的2辆相对崭新的公务用车,车辆的油耗和维修保养的费用都偏高;二是城管局的这2辆公务用车并非领导专车,而是让城管局的业务巡查人员进行城市设施检查管理使用,所以用车频率和强度都相对偏高偏大;三是预算中的14万元并非只局限于养护运行涉事的2辆公务用车,其中还包括了城管局日常工作中机动需要的租车费用。据悉,“三公”经费的预算与决算并不一定一致,预算只是根据当年的工作开支进行预先判断计算,真正花了多少钱还要看当年的“三公”精算决算,对此关于“三公”经费的公车养护运行费用亦有“潜规则”。有不愿具名的知情者告诉南都记者,一些政府部门为了显示自己的节约姿态,往往会将“三公”经费预算做得较低,实际决算时再将费用“做高”,以此来避免舆论和民众非议。对此,东莞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坦言:“城管局的预算做得比较实诚,并没有不切实际地将预算做低”。B工商局:薪酬占大头达11230万1发现:3月已晒“三公”提早一季度东莞市工商局早在今年的3月4日便在其官方网站东莞红盾信息网“晒三公”,东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2014年度部门预算公示一共包含了六个文件表格,被打包公布在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栏目中。将近三个月过去了,东莞工商的“晒三公”阅读量并不大,截至昨晚南都记者查询时,总阅读量不过180次“人气”。回应:按省工商的要求和部署开展对于为何东莞市工商局会比东莞其他的市直单位部门“晒三公”提早了一个季度,东莞市工商局办公室解释,因为工商部门属省直部门垂直管理,所以工商部门的年度“三公”公布时间和格式,都严格按照省工商上级部门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开展。2发现:收入高 开支大 花钱大头为工资福利支出南都记者发现,东莞市工商局的“三公”费用比起其他市直单位部门而言,可谓庞大。2014年东莞市工商局收入预算17531.13万元,其中预算收入17501.13万元,其他收入30万元;但收入高,开支也大,2014年东莞市工商局预算拨款支出预算按用途划分,基本支出预算16239.13万元,占了收入预算的92.79%,其中花钱的最大头为工资福利支出,达到11230 .5万元,另外还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3308 .04万元,相比之下,项目性支出(包括商事登记及市场监管专项经费591万元,工商执法装备专项经费119万元,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552万元)则显得微不足道了。与预算开支同样庞大的还有工商部门的体系与编制,据了解,东莞市工商局下属分局等部门较多,全系统共有人员编制998名,其中行政编制839名,行政执法专项编制23名,依公管理事业编制12名,非依公管理事业编制8名,基层分局后勤服务人员编制116名。回应:财政拨款支出包括35个核算单位昨晚,东莞市工商局回应南都解释预算费用额度相比较多的原因,称全市工商系统实行集中会计制度,市工商局“三公”经费的财政拨款支出预算包括市局机关、33个基层工商分局及经检支队,一共35个核算单位,“属于行政管理的'脚'比较多的部门”。3发现:公车和接待分别为305万元和465万元让东莞市其他单位部门难以望其项背的,还有东莞市工商局在其公布的《2014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中所列的“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和“公务接待费支出”,分别达到预算数额为305万元和465万元。回应:公车费用高因未进行“车改”东莞市工商局表示,公车费用较多还因其未进行“车改”,其解释称东莞市工商局作为省垂直管理部门,目前东莞工商系统尚未进行公务用车改革,“因此公车的预算费用较一般的已实行车改的市直部门要高”。C统计局:今年预算再省1万发现:因公出国和公务用车费用均为0东莞市统计局昨日公布了8份文件,除了东莞市统计局公布了2014年的“三公”经费预算表和部门预算信息,东莞市统计普查中心、东莞市城乡社会经济调查队、国家统计局东莞调查队也都公布了这两份报告。根据报告可见,今年东莞市统计局“三公”经费预算为21.85万元,只有公务接待费用一项,因公出国(境)费用和公务用车费用均为0。总支出比起2013年的23万再减少1.15万元。回应:公务员培训不能出省市统计局相关人员透露,八项规定下发后,各项接待都在减少,对公务员的外出培训也更为严格:不单单没有出国(境)的安排,新规定是公务员培训不准出省。其他三个部门,东莞市统计普查中心、东莞市城乡社会经济调查队、国家统计局东莞调查队的“三公”经费预算则分别为5.88万,2.35万和14.35万,都是今年首次公布。D卫计局:预算增长2.85万1发现:公务接待费增加7.3万昨日,东莞市卫计局在官方网站公布了2014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三公总预算费用为44万,其中因公出国(境)4.6万,公务接待22.10万,公务用车费用17.3万。公务用车费主要是公务用车运行维修费17.3万,公务用车购置0万。运行维修费主要用于现有的3辆公务用车,包括原卫生局1台医疗救治应急指挥车和原人口计生局2台执法车。对比东莞市卫计局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表,今年“三公”经费预算总费用出现增长,增幅为2.85万。记者发现,增长的费用主要是公务接待费用,增加了7.3万。不过,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费用均有减少,减少费用分别为0 .25万、4.2万。回应:两局合并 不能等同比较东莞市卫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三公经费预算是卫生和计生两个局合并后的预算,而去年的三公预算经费仅为卫生局的三公费用,不能完全等同比较。以公务用车经费来看,其中就包括了原人口计生局的车辆费用。2发现:下属五事业单位晒“三公”疾控中心居首相比去年,今年东莞市卫计部门“三公”经费预算公布及时触及到了多个下属事业单位。在东莞市卫计局网站上,东莞市计划生育协会、东莞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市属公立医院管理中心、东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东莞市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站等五个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预算也悉数公布。此外,东莞市疾控中心、东莞市卫生监督所也已在各自官方网站公布了“三公”预算。其中东莞市疾控中心2014年“三公”预算经费位列东莞卫计系统榜首,总费用为95万,其中公务用车费用占比超过七成,主要用于22辆公务用车的运行维修。另外,东莞市卫生监督所“三公”经费预算紧随其后,位于东莞卫计系统第二位,总费用为47.3万,近八成用于6辆执法用车的运行维护。E公安局:比去年减少1154万元此次是东莞第二次晒“三公”。从南都记者昨日统计的50个市直行政事业单位来看,“三公”经费最多的是东莞市公安局,为1925.03万元,最少的东莞市财政局信息中心才0 .84万元。虽然高达近2000万元的“三公”经费预算,跟去年3079万元相比,东莞市公安局今年的“三公”经费预算减少了1000万元,其中光公务用车费用就减少了800多万元。对比去年“三公”经费预算发现,今年因公出国(境)费用比往年大幅减少。在50个市直行政事业单位中,只有7家单位有因公出国(境)费用支出,最高是东莞中院,因公出国(境)费用60万元,跟去年持平。去年东莞市外经局以174万元占据因公出国(境)费用榜首位置,截至昨晚9点该局仍未公布“三公”经费预算。由于东莞大部分市直部门已经推行了车改,公车费用支出日益减少,公务接待费便占据了“三公”经费中的最大比例。去年公务接待费排名前五的是市公安局、市政协、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办公室和莞市城建工程管理局,市公安局495万元居首。今年公务接待费排行榜第一名有所变更,在目前统计的50家市直行政事业机关来看,东莞市工商局以465万元领先,而东莞市公安局今年的公务接待费下降到了188万元。F林业局:“三公”预算不足银屏山森林公园公车费六成昨日,市林业局和森林公园、森林公安分局公布了今年三公经费预算。在市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市林业局及下属单位公布了18条三公信息。对比发现,市林业局今年三公经费预算仅为20 .05万元,不足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计划购置公务用车费用的六成。市林业局三公经费预算中,8.65万元用于公务接待,11 .40万元用于公务用车燃料、维修、过路过桥费等。2013年市林业局三公经费预算20 .2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8.4万元,公务用车11.4万元,与2014年市林业局公务用车费用持平,公务接待费增加0.25万元。[专家观点]东莞市特约研究员林江:“三公”缩减“好不好要看性价比”东莞市财政局方面表示,今年东莞的“三公”经费预算比去年下降了13.7%。南都记者了解到,这一降幅居于珠三角前列,高于佛山(10.63%),但低于广州(18.6%)。对此,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东莞市特约研究员林江说:“首先还是要肯定这个变化,这是贯彻了八项规定,切实地压减了三公费用,这也是广大群众希望看到的。”但林江认为,“三公”经费的下降究竟是好还是坏,这需要综合来考量。“单从这个数字上看是片面的,我们还要看政府在压减'三公'经费的情况下,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有没有打折扣。”他说,“如果这种经费的缩减是以降低公共服务质量、降低行政效率为代价的,那这种缩减反而是不好的,是得不偿失的。所以,这个需要看性价比,三公经费与公共服务、行政效率之间的性价比。”关于数据细化 数据笼统让晒“三公”意义大减本次东莞市财政局及市直部门和事业单位所晒出的“三公”经费预算,在费用方面,依然只是“因公出国费用”、“公务接待费用”和“公务用车费用”(包括购置费和维护费)三个笼统的数据。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增加了“公车数量”一项。“目前晒出的数据还是太粗糙了。只有几个大数,公众完全无法通过这些数据,来得知政府部门具体用这些钱来干嘛了。比如说公务接待费用,具体有哪些接待项目,每个接待项目预算多少,这些都应该向社会公布。现在这样晒'三公',让其意义大减。”林江说,“在省内就有很好的典型可以学习,例如广州,人家每个区的'三公'都细化到项,东莞要做到这一点,应该是没有技术难度的,关键是理念的问题。”东莞所晒的“三公”经费数字太笼统,这一问题一直备受诟病。从去年12月底开始,网友@东莞老陌每天登录微博,第一件事就是转发自己向@东莞市财政局喊话晒详细“三公”的微博。此后,东莞市政协委员梁聚峰在网上予以声援,与@东莞老陌一起向市财政局喊话,呼吁详细晒三公。市财政局最终回复称,会重视网友诉求,但未透露是否有时间表。关于镇街晒“三公”“市级部门应做好表率”东莞本次晒“三公”,虽然党群和人大、政协等部门也加入了公开“三公”预算的行列,但镇街的“三公”预算依然隐身。对此,林江说:“如果我们从东莞全市财政公开的大趋势出发,完全可以由市政府与镇政府进行协商,就“三公”预算和决算的具体要求达成一致,我认为这并不存在任何技术上的困难”。而他也认为,在未解决这一老问题之前,市一级部门应做好表率,才能更好地促进镇街一级的“三公”公开,“如果市一级都是这么敷衍了事,下面的镇街自然不为所动,继续保守”。因公出国(境)费用972万比上年减336万-25.7%公务接待费7399万比上年减2130万-22.4%公务用车购置费2077万比上年增751万+57%目前公布项目中唯一上涨的市财政局解释,这是由于相当部分执勤执法车已达“黄标车”标准,按照国家规定必须淘汰更新。已公布的50个市直行政事业单位中,只有4个有新购车辆计划,每辆车购置价均为18万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8106万比上年减1213万-13%18家单位没公车维护费市财政局介绍,大部分行政单位已实行公车改革,留有公务用车的市直部门为尚未车改的单位(如公检法系统和部分事业单位),以及按照公车改革规定保留部分执法执勤车的车改单位。